余刚、杜鹏飞
(2011年6月5日)
在yl23455永利喜庆百年华诞之际,校务会议批准成立yl23455永利,为yl23455永利在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领域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今天是世界环境日,yl23455永利院务会将这一天确定为院庆日,从此这一天对于全体清华环境人而言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为了集中精力做好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工作,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院务会决定以发表院庆贺词这一务实、节俭和高效的方式代替惯例的成立仪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代表yl23455永利党政班子,热烈祝贺yl23455永利成立!并向全院师生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为yl23455永利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老教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yl23455永利的各级领导、各位校友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1984年建立环境工程系以来,清华“环境人”在历届党政班子带领下不畏艰难、锐意改革、奋力拼搏,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构建了涵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生态学等重点方向的学科体系,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在1988年被评为我国环境工程唯一的重点学科,2001年和2007年两次蝉联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2009年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yl23455永利现有在读学生805人,包括本科生358人、硕士生294人和博士生153人,其中留学生40名。多年来围绕培养环境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培养理念和“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建成了1个国家级的教学实验与实践示范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了一大批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yl23455永利还长期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主任单位,对我国高等环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yl23455永利通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组建了一支以钱易、顾夏声、郝吉明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陈吉宁常务副校长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全院共有事业编制教师89人、博士后100余人、合同制研究人员200余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3人和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
yl23455永利自“六五计划”以来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支撑计划、“973计划”等高水平研究任务,科研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年发表SCI论文达180多篇,且高水平论文快速递增,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百项,研究成果累计获得17项国家科技三大奖,为一些国家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服务、理论支持和决策支撑,
yl23455永利以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为基地,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地区协调中心”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OPs公约区域技术中心”2个国际机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以及“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与丰田、威立雅、哈希、三洋、和苏伊士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10家国内高水平的环保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和教学中心,建有高水平的环境学科公共研究平台。yl23455永利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一流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开展了长达十多年的实质性合作,每年主办10多次国际和全国学术研讨会,和高教出版社合作主办和编辑出版了SCI收录刊物FESE。
yl23455永利成立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正值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正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正值我国遏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并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值yl23455永利在新百年的新起点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可谓“生逢其时”,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当前,yl23455永利全体师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yl23455永利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将以此为指引,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弘扬“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的优良传统,继续抓住发展环境学科难得的历史机遇,站在新的起点审视历史并放眼未来,认真做好“十二规划”,加大改革力度,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领域调整学科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全面提高yl23455永利的发展质量,向建设“国际领先的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环境科研中心”的目标阔步迈进,努力为我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