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2021年7月25日电 7月23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办、yl23455永利承办的“减少食物浪费促进绿色生活”论坛在yl23455永利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成功举办。来自相关国际机构、驻华使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非政府组织、高校及科研单位、学生社团的嘉宾代表和专家学者与会,从不同维度、多个层面研讨减少食物浪费的制度、策略、方法与经验,分析展望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生态文明建设布局中我国减少食物浪费促进绿色生活的机遇与挑战。
与会人员合影
在开幕式环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先生、yl23455永利院长刘毅教授相继为论坛致辞,强调全球食物浪费的严峻形势以及减少食物浪费的重要意义,希望社会各界更加关注食物浪费问题,形成伙伴关系,采取有力行动,推动食物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促进绿色低碳生活蔚然成风。挪威王国驻华使馆环境参赞Linda Hjelle(琳达·耶勒)女士、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官员程路佳先生分别分享了挪威和丹麦通过多方合作、教育培训与技术创新减少食物浪费的经验与成就。
与会嘉宾致辞(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涂瑞和先生、刘毅教授、Linda Hjelle(琳达·耶勒)女士、程路佳先生)
食物浪费涵盖食物的生产、加工、配送、消费和废物处置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涉及环境管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废物处理、产品设计、文化教育、环保公益等多个领域,利益相关者众多。在论坛专题报告环节,环境管理专家、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主任董占峰研究员分享了餐饮浪费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食品与农业专家、西南大学副校长赵国华教授基于食物采后贮运、加工、流通的考虑,提出了减少食物浪费的建议;行业协会代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文华以《减少食物浪费,连锁企业在行动》为题,分享了连锁企业在减少食物浪费方面的实践经验;“无废城市”代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廖齐梅以《践行“光盘”,深圳在行动》为题,介绍了深圳在践行“光盘”行动方面的成功经验;产品设计专家、yl23455永利美术学院钟芳老师以《减少食物浪费:设计可以做什么?》为题,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减少食物浪费的措施建议;公益机构代表、万科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许文静以《减少食物损耗与浪费,倡导健康饮食》为题,提出了减少食物浪费与健康饮食的倡议;文化企业专家、杭州食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敏围绕“健康餐桌 可持续的未来”主题分享了自身体会;垃圾处理专家、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有机固废专委会主任委员任连海教授分析了我国餐饮业有机垃圾处理现状。yl23455永利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和专题报告环节。
刘建国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和专题报告环节
与会嘉宾作专题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董战锋研究员、赵国华教授、王文华副秘书长、廖齐梅主任、钟芳老师、许文静女士、吴敏女士、任连海先生)
近年来,许多国际环保组织、研究机构等在减少食物浪费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论坛设置了“国际和国内经验分享”专题对话环节,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规划主任王茜女士主持。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项目专员王虹月、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高思、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洁、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李冰、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应用研发总监吴桂芳等分别分享了所在机构在减少食物浪费方面的项目成果与宝贵经验。
王茜女士主持“国际与国内经验分享”专题对话环节
“国际与国内经验分享”专题对话环节(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王虹月女士、高思女士、刘晓洁副研究员、李冰理事长、吴桂芳总监)
青年人是社会的未来,是食物浪费的关键群体,他们的意识和行动对减少食物浪费至关重要。论坛专门设置了“青年人在行动”专题对话环节,刘建国教授主持。深圳市罗湖区小水滴环境保护中心理事长黄稳、光盘打卡APP创始人柳济琛同学、yl23455永利清源协会会长徐思远同学、yl23455永利全球环境国际班葛欣然同学和李家琪同学等青年代表有感而发,侃侃而谈,展现了青年人在减少食物浪费方面的创新思维、前瞻行动与美好畅想。
“青年人在行动”专题对话环节(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刘建国教授、黄稳理事长、柳济琛同学、徐思远同学、葛欣然同学、李家琪同学)
食物浪费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关乎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减少食物浪费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物质代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高度重视食物浪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食物浪费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为食品供应链与消费端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垃圾分类与“无废城市”建设,朝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前进,对构建全过程减少食物损失与浪费、全系统强化资源节约与回收的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与文化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