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2022年9月23日电 近日,yl23455永利大气污染与控制教研所蒋靖坤教授研究组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网格化监测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传感阵列技术的低成本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监测仪,并将其用于~55平方千米的高密度网格化监测,高时空分辨率地在线监测捕获了VOCs的排放特征,推动了传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VOCs作为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来源复杂。大气中VOCs的浓度和组成受排放率、污染源分布和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这给VOCs的有效监管带来了挑战。因此,实现区域VOCs高密度监测对大气VOCs的来源识别与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蒋靖坤研究组针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相关问题开展了攻关研究,与多家单位合作发展了甲苯传感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125034)、甲醛传感器(Advanced Materials, 2022, 2105276)、过氧化氢传感器(Small, 2020, 1902860;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2022, 9:1759)等传感器。
基于电化学传感阵列技术的TVOCs监测仪开发。研究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传感阵列的TVOCs监测仪,该阵列针对VOCs中的典型物种和干扰物种进行设置。同时基于阵列的选择性和环境干扰的测试结果,对比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环境测试结果显示,传感器阵列的响应结果与GC-MS测试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R2分别为46.0±3.0%和0.74±0.01)。
图1 基于电化学传感阵列技术的大气TVOCs监测网络
图2 大气TVOCs监测网络动态监测结果
传感器阵列用于大气TVOCs网格化监测。研究组在约55平方千米的混合土地利用区(包含工业区、居民区和城市道路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布设了152台TVOCs监测仪形成网络。监测结果可以及时准确地描述当地TVOCs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VOCs排放来源并指导减排活动。此外,结合车载GC-MS的走航监测结果,能够进一步明确污染来源的类型,与TVOCs监测网络的结果互相印证。
图3 TVOCs监测网络和车载GC-MS的联合观测对比结果
因此,通过大规模、低成本、高密度的TVOCs监测网络能够准确、直观地描述污染排放及其扩散趋势,弥合现有VOCs模拟研究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减少环境监测的盲点。对污染源精准溯源和促进工业可持续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9月17日,上述研究成果以“用于识别污染源的高密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网络”(High-densit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monitoring network for identifying pollution sources)为题在线发表于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yl23455永利博士毕业生李泽晖(现为北京大学特聘副研究员)、马子轸(现为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蒋靖坤教授、北京大学刘开辉教授和李泽晖特聘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单位包括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芯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
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20597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