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2024年2月25日电 分外宜人地,“清”年在行动。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国情、厚植家国情怀,并在实践之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锤炼干事创业本领,yl23455永利研团总支特组织“诗‘清’画‘宜’,心向振兴”寒假实践支队于2024年1月22日-31日赴江西分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主题调研工作。实践期间,支队一行前往分宜县多个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基层乡镇与城中村等地点开展调研,系统学习分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绿色发展转型情况,详细了解分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战略实施现状,并结合实践所得与专业知识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为分宜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可行思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清”志“宜”坚 党建引领凝聚奋斗伟力
学思践悟力争知行合一,凝心铸魂方可行稳致远。支队在实践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追寻红色记忆、激发奋斗伟力为重要主线,以走访红色革命纪念地、常态化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清北实践支队联学共建为主要抓手,扎实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引导支队成员做到处处学、时时学、人人学,让支队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支队成员前往习凿齿纪念馆、田心村开展党建活动
支队一行先后前往分宜县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建活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伟力。在分宜廉政文化教育教学点——习凿齿纪念馆,支队成员参观了名高两晋、遁隐白梅、博通经史、习氏宗亲四个展厅,充分了解了习凿齿刚正不阿的高尚节操,并深深被习凿齿的人生历程以及习氏宗亲风清气正的家风家训、风骨精神所吸引,在实践中完成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在著名赣湘革命根据地——田心村,支队成员在退休党支部书记周年生的带领下追忆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详细回顾了分宜党组织领导的早期革命武装斗争以及赣湘革命根据地分宜苏区的发展历程,并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齐唱红色歌曲等形式,在深学细悟中赓续精神血脉。
▲支队临时党支部活动与清北支队联学共建活动
此外,支队通过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清北实践支队联学共建等形式,引导同学们充分交流红色精神感悟与理论学习体会,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实践期间,支队共开展6次临时党支部活动,内容涵盖《在全党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题研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联合备课、列宁祠红色历史回溯等多个方面。支队还与yl23455永利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江西分宜实践支队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周培源科学家精神实践团开展联合共建活动,分享红色故事,弘扬先烈精神,在学思践悟之中开展一场党性修养的大淬炼、筑起一座红色精神的大熔炉。
“清”水“宜”人 良好生态保障永续发展
为深入了解钤阳湖的生态环境现状、变化趋势以及政策实施对于钤阳湖生态的影响,支队一行前往钤阳湖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调研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水样数据统计与分析、开展座谈会等多种手段,详细了解钤阳湖的水质状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及周边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建议,为湖区未来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钤阳湖
▲支队成员调研龙须沟水质提升项目
支队一行前往钤阳湖上游龙须沟,实地参观水质提升项目设施,深入了解龙须沟水环境历史沿革,并与项目负责人探讨整治情况。自2016年以来,分宜县针对龙须沟现状陆续出台了相应治理方案,并采取了全线清淤、新建3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点、新建介溪湿地公园、对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修建湿地等多项针对性举措。目前,龙须沟入湖口出水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这条几十年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渠。
▲支队成员调研钤阳湖生态环境情况
随后,支队一行前往仙女湖的上游部分钤阳湖,实地了解其生态情况;与当地环保局工作人员交流,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走访周边居民,了解钤阳湖环境变化。调研结果显示:1)水质状况显著提升。仙女湖湖心岛国考断面全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湖、库)Ⅳ类水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其作为河源型湖泊,总磷的主要来源为袁河和龙须沟,二者的考核标准为河流标准,这对钤阳湖的水质提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生态系统逐步恢复。随着水质的改善,钤阳湖的生态系统也在逐步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湖区的植被覆盖率也有所提高,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生态基础。3)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在与当地居民的访谈中,支队成员发现居民对钤阳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深切的体会,并对政府的生态治理工作表示高度认可。
“清”声“宜”心 生动宣讲走进群众内心
实践支队坚持“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在实践期间面向分宜县各群体开展了多场主题宣讲,发挥专业特点,讲述“清”年故事,传递思想火种。
在钤山镇列宁祠,支队成员张洋进行了黑臭水体防治专题宣讲,结合长江流域黑臭水体治理案例,点面结合,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党和政府多年来在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支队成员王诗怡则围绕“低碳生活”这一主题展开宣讲。她以亲身经历为引,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气候变暖的危害与成因,并为村民们介绍了低碳生活的诸多实践,将低碳生活的理念与方式传递给村民们。
▲支队成员张洋(左)、王诗怡(右)作主题宣讲
▲宣讲现场认真听讲的当地村民(左);支队成员在列宁祠前合影(右)
除了结合专业特色,支队成员也将目光投向分宜当地。在清芬讲坛现场,支队成员、yl23455永利博士生讲师团讲师陈思佳将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政策娓娓道来,并结合前期调研成果,提出了分宜未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上的可行思路。
▲支队成员陈思佳在清芬讲坛作主题宣讲
▲支队成员结合实践体验进行分享
进基层问民情,做宣讲入民心。基层宣讲实践是本次分宜实践的重要内容。支队成员在宣讲中兼具生动性与专业性,以多样化的主题与内容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清”室“宜”居 城中村改造补足发展短板
城中村改造是决定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实践期间,支队一行前往分宜县城中村,调研当地人居环境现状和雨污分流情况。首先,支队成员与站前村干部进行了访谈,了解到站前村进行了新楼房和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一户一房,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村庄还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提供了体育设施、阅览室以及老年活动中心,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双创”(创文明、创卫生)活动后,站前村的人居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站前村的雨污分流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活污水通过管网进入当地污水处理厂。但是,仍有部分区域尚未完成雨污分流的设施建设,需要继续推进改造。
▲支队成员与站前村村干部交流
实践队员在与大台村干部的交流中得知,大台村在进行“双创”活动后人居环境也有所改善,但仍有在居住区乱堆乱放和散养家禽等问题。村民对改善人居环境的配合程度不一,这可能是推进环境改善的一个挑战。大台村有12个村小组,共698户,其中新房子已经进行了雨污分流,但尚未接入城市管网,而是暂时通过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农田,并计划于饮水工程建设完毕后接入城市管网。
▲支队成员开展入户调研
此外,支队成员还对两个城中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入户调研。在与当地居民交流后,支队成员了解到,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当前居住环境表示满意,并且大部分受访者对雨污分流的概念有所了解,认为雨污分流对改善城中村环境有积极的影响,对雨污分流工作的开展表示理解支持。通过实地入户调研,支队成员切身感受到了“双创”活动和雨污分流工作给分宜县城中村人居环境所带来的改善,体会到了乡村振兴不仅是政策的推动,更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清”业“宜”兴 特色产业助力地区振兴
本次实践活动中,分宜产业振兴战略成为支队成员最深刻的感受之一。这里,特色农业、工业、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共同构筑了一幅繁荣发展的产业画卷。在广袤的田野间,芽芋子与雪里蕻的轮作为村民带来了增收的新希望,太湖村的水稻、梅干菜成为了村民手中的“致富金钥匙”。而在冰糖橙基地,甜润的果实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水东村更是农业与工业齐头并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支队成员调研分宜特色产业
工业领域,分宜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支队成员深入企业,感受到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环保管理上的不懈追求。盛泰精密光学凭借尖端技术领跑行业,雅保锂业和蜂巢亚森锂业则以创新工艺和产品占据市场前沿。林下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也在分宜展现出勃勃生机。在钤北生态林场,支队成员见证了赤松茸等食用菌的培育与产值增长,体验了林场与社区的协同发展。年珠林场和亚林中心的种质资源研究与林业科研,深化了支队成员对林业科技促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每一项创新、每一次转型,都是对分宜产业振兴战略的生动诠释。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分宜县正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结语
知行合一扎根大美钤地,立足基层彰显“清”年力量。短短十天的实践行程中,支队成员充分感受到了分宜县通过美生态、兴产业、富百姓等系列政策导向,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之路。在钤阳湖畔,支队成员目睹“碧波荡漾、绿水环绕、芦苇如翠”的一派盛景;在亚林中心,支队成员见证“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落实践行;在松茸基地,支队成员回顾“百场兴百业,百场带百村”的发展光影。
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分宜将继续坚持以生态立县为根本遵循,努力守住绿水青山的环境底色、大力发展靠山吃山的产业特色,向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迈进。支队成员也定会将自身发展积极融入至基层建设、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之中,与千千万万工作者一道,为增进群众福祉、守护碧水蓝天贡献青春力量!